致研一新生:这学期,一定要上好seminar!
太平山顶,2017年10月,石头君摄于香港
一、种瓜种豆
去年参加了几次硕士生开题。客观说,有些硕士生的表现着实糟糕。糟糕的是,这些同学并不清楚基本的学术规范和方法,也不了解将来要把论文做成什么样子。更糟糕的是,由于他们没有打牢基础,即使导师提了意见,他们也未必能够在短时间内吸收、消化,更遑论修改了。
前几天跟好友通了一个两小时的过年电话,期间也聊起研究生培养问题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开题报告只是一个外化的表现,其实质则取决于研究生们平时的积累。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,很多研一的硕士生已经部分适应了研究生的身份与角色,但在真正掌握了研究生的基本功之前,仍然只是一枚新生。
所谓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虽然开题是在研二,但是问题的根子却是在研一,研一是拉开差距的分界点。这学期我要给研一的同学新开一门seminar课程《国家治理与社会政策》——seminar在中文中实在没有一个贴切的对应词,我权且用英文。我对这门课有一些硬性要求,比如每个人每次课前都要提交不低于800字的读书笔记。第一个主讲的同学不知道怎么做读书笔记和ppt,我当时写了一个简略说明。写完之后,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值得好好写一写,索性,我把上课与写论文这两件事,合起来讲一讲。
二、优秀是一种习惯
有些硕士生自认为将来不做学术,上课只求通过,论文只求别挂,混个学分和文凭就好了。这种想法看上去非常“理性”,从所谓成本-收益的角度看,那些在学业和论文上付出很多的硕士生则显得有些“得不偿失”。
但是,如果当这些同学将来明白了人世间的运作法则之后,我不晓得这些同学将来会不会后悔。
在这个世界上,因与果从来不一起出现,甚至会以一种仇敌的姿态互怼。那些看上去似乎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,其实恰恰是最真实、最有力的行事法则。
表面上看起来,上课是上课,论文是论文,就业是就业。尤其是论文与就业之间的关系,似乎是零和博弈的关系。其实,恰恰相反,它们是高度正相关的。
第一,研究能力是研究生区别于本科生的核心能力。在上课、讨论和写作中培养出的研究能力,比那顶帽子更值钱。研究能力,始于上课,成于论文,用于就业。研究能力一旦养成,受益终身,不仅仅是就业,也不仅仅是收入,对于一个人各个方面的生活安排都有增益作用。
第二,这个世界看上去纷繁复杂,但是做事情的方法却大同小异,基本的原理和规则都是触类旁通的。那些能够做好论文的人,绝大多数都能胜任自己将来的工作。而且,如果他更早地从做论文中学到了做事的法则,摸索出了人世间的诸般套路,他将来在为人处事、多线程工作、推进一个项目等各个方面,都会更快地如鱼得水、脱颖而出。
第三,更为深层的是,人生可以分为多个方面,但是人生的感觉是统一的。人生不是赌局——上一局掷的骰子,和下一局之间是互相独立的,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,都会成为你的人生履历,不仅印在成绩单,更会烙在你的心里。前一段生活的成败会直接决定你在下一段生活中的底气。你的学分将来很可能不会影响你的工资福利,但是你的人生底气却可以定会显著改变你的生活际遇。这就是为什么说,优秀是一种习惯。
三、seminar与研究生培养
研究生和本科生其实是两种差别很大的人才培养模式。硕士有两种类型,一种是应用型硕士,比如MPA、MBA;另一种是学术型硕士,这种硕士是承上启下的,承接本科,并为博士做铺垫——当然,多数硕士并不读博士。一般来说,硕士读不好,想要读好博士,极难。美国很多高校都要求攻读博士之前必须先拿一个本土的硕士学位,这是有道理的。
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还有一个劲敌:中国严进宽出的本科生教育模式,国外的本科教学是很严苛的,要读很多文献,中国的本科生如果不读研的话,对于专业的知识多半仅限于教材。由于很多硕士生在本科阶段并没有建立必要的研究素养,所以,研一是一个坎儿:迈过去了,就会很顺;迈不过去,后面就会磕磕绊绊。
在研究生阶段,有一些基本素养必须重建——即使本科教育很优秀。所谓研究能力,其实拆解开来,也很简单,它体现在几个方面:阅读、思考、写作与讨论。而seminar就是建立和锻炼这些基本素养的绝佳方式。seminar这种上课形式源于18世纪德国大学,它对于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seminar基本分为三个阶段:学生主讲+现场讨论+教师点评。一般来说,seminar的规模不大,多数在20人以内,即使人数超过20人,但是真正能够加入讨论的,一般不会太多。
四、如何上好seminar?
第一,一定要课前阅读,而且每个人都要阅读。阅读是讨论的前提和基础,只有深入阅读了文献,senimar中间的现场讨论才能形成真正的交锋,不然就只会变成非常初级的辩驳。
深度阅读后的讨论是很令人享受的。更为关键的是,只有当你阅读了,你才会有讨论的底气和欲望。并且等老师点评的时候,你也才能够理解文献的精妙之处,你才能体会做学问的路径和乐趣。
教育的本质是模仿,模仿始于阅读。研究生在自己亲自动手做研究之前,首先得知道好的研究都长什么样子。所以,开阔眼界是第一步。为此,我的seminar课程文献兼顾了中文与外文、中国学者与外国学者、历史上的学者与当代学者、学院派与实践派等。
好的研究不仅是一种知识,也是一种性情的熏陶,你可以透过这些最牛的人的文字中,领略到世界与历史的视野、学问与人生的风骨。自然,这些文献也是你将来写论文的底子。
第二,要学会通过独立思考进入文献。阅读文献,不能只看字面意思,而一定要进入文献,建立文献与自己的关系。也就是所谓的“读出文献字里行间的意思”。进入文献,就要深入思考。要设身处地地思考:当初这些文献是怎么被创作出来的?他们的研究目的是什么?对话点是什么?采取了什么手段和方法,论点和论据是什么?有什么值得借鉴的?又有什么局限性?这些问题想清楚了,其实就是专属于你自己的文献回顾。
第三,一定要做笔记。光是阅读和思考还不行,必须把所读所思都如实地记录下来。我做完博士论文之后,对于这一点深有体会。所以,我的课程要求每位同学课前提交8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。
做读书笔记可能比较费功夫,但是这些功夫是值得的。因为,这些读书笔记将来就是论文的“酵母”,你的很多灵感甚至核心论点都是在笔记中慢慢发酵出来的。
做笔记有两项主要内容。一方面是准确还原文献,有时甚至就是抄书。不要因为现在技术发达了,就忽视还原文献的能力。还原文献,可以让你体会到当初这些研究的思维和理路。有些定量研究课程还要求用同样的数据复制经典论文的模型,这是一个锻炼基本功的好方法。
还原文献一种是复述,另外一种就是摘抄。摘抄出你觉得最精彩的文字,以及你觉得有问题的地方,所以你认为值得分享和分析的文字都可以抄。而这些摘抄将来就是你的“引用”——独一无二的引用。很多研究生的文献综述非常干瘪,净拾人牙慧了,一看就是没有好好抄过书。
另一方面,笔记主要是把你的思考记录下来。你如何评价这些文献,这也就是所谓的“既综且述”。具体怎么做文献综述,我已经在《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》一书中做了详细介绍,这里不重复了。我只再重复一点:文献回顾是平时做好的,也就是平时阅读的时候。写读书笔记,就要像写论文一样认真写,写好了,将来就能直接放在论文里。
第四,要学会再现文献。看明白和讲明白是两回事。看明白只是自己明白了,而把别人讲明白了,则是一项很高级的能力。seminar的主讲部分就重在锻炼再现文献的能力。演讲会促进阅读——为了讲明白,你必须反复看,并且准确概括文献,这种深入文献、把握文献、提炼文献的过程,也极有利于养成与文献对话的习惯。
第五,培养提问和讨论的能力。提问和说服别人也是很高级的能力,论文无非是一种文字化了的提问与说服。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不会提问、不会说服的人,在论文中也高明不到哪里去。siminar,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学习经典文献的提问与说服能力,另一方面通过现场讨论的环节,可以让同学们实时地锻炼提问与说服的基本素养。
第六,教师点评可以查漏补缺与总结提升。在前面主讲和讨论的环节,老师最好无为而治,老师参与讨论,由于权力不对等,很容易把讨论堵死。所以,前面的讨论主力是学生,但是有时候学生讨论会有所偏颇,或者力所不及。在点评环节,教师就要对学生讨论不到的地方、讨论不对或不充分的地方、讨论出精彩的值得引申的地方等方面进行点评、启发。学生们自然也可以从中比较、校正自己与老师的阅读体会,从而渐渐地靠近老师,在此过程中,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做学问的路数和方法。
孔子说: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当讨论进入到很深入的程度后,老师如果再在适当的时机和角度予以有效启发,同学们通常就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融通感。这种对于知识的通透感,是一种非常纯粹的享受,同时它也会成为将来学生自己做研究的一种标杆。
五、慎始而善终
我们的生活在一个复杂而微妙的世界中,千万不要被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唬人的假象迷惑了。阅读、思考、写作、演讲、讨论,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连续统。所以,君子慎始而善终!
读书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之一。你付出越多,将来的收获也就会越多。相反的,你现在有多么敷衍上课,将来也就会感受到论文有多么苟且。
所以,要想开题不挨批,认认真真读研一。幸好,你还有一个学期。
·End·
往期文章:
《博士论文》第62期 应星:田野工作的想象力——在科学与艺术之间